文章目錄
Toggle▌調和目標與衡量標準
獲利極大化的傳統理論必須淘汰。
企業管理的真諦在於調和各種需求與目標。偏重獲利會誤導管理者,甚至可能危及企業命脈。他們往往會因此為了眼前的獲利,而犧牲未來。他們可能推出最容易賣的產品線,而忽略了明日的市場;或是研究報告不確實,升遷獎酬縮水,投資能拖就拖。最甚者,他們會盡可能規避資本投資,因為資本支出增加,會拉低帳面的獲利率。結果,設備老舊過時,甚至安全堪慮。換句話說,偏重短期績效會引發最糟的管理作風。
只要是會直接影響企業生存興衰的績效與結果都應該設定目標。以下這八個領域需要設定績效和目標 : 市場地位、創新、生產力、實物資源和財務資源、獲利能力、經理人的績效和發展、員工的績效和態度、公共責任。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業務重心,而各個業務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各有不同的重心。不過,不論哪家公司、經濟狀況如何、也不論公司規模如何或是在哪個成長階段,這些領域都一體適用。
▌思考與實踐
除了設定獲利目標之外,也就以下這些領域設定目標 : 市場地位、創新、生產力、實物資源和財務資源、獲利能力、經理人的績效和發展、員工的績效和態度、公共責任。
〔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, Peter F. Drucker, 1954〕
▌經營管理百科 | bm.ipedia.tw
▌致力協助經理人、企業家提升企業競爭力